生物放大鏡

不可或缺 — 石蠔

2020年12月
作者:綠色力量
流浮山石蠔礁
流浮山石蠔礁。

說起蠔(牡蠣),相信很多人都曾品嚐牠們的鮮甜美味。然而今天介紹的並不是自助餐會吃到的肥美生蠔,而是一種小型蠔種 — 石蠔(Saccostrea cucullata)。石蠔又稱「僧帽石蠔」,看上去平平無奇,實際上牠們於潮澗帶每天與潮水頑強對抗,又能過濾海水,亦能鞏固堤岸,對於自然生態及人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員!

一堆固着在石頭上的石蠔
潮澗帶生存環境嚴苛,例如退潮時,生物會暴露於猛烈陽光下。

石蠔屬於體型較小(約4厘米)的雙貝類,是蜆、扇貝類的親屬。外殼粗糙且形狀不規則,有的圓形,有的波浪形;顏色則相對少變化,一般來說,外殼中心呈白色,外緣呈紫黑色。

石蠔通常群集生長,而且分布廣泛,遠至澳洲、非洲、南美洲亦有其蹤跡。牠們具十分高強的適應能力,對溫度及鹽度要求不高,加上以體外受精的方式繁殖,潮漲時母體可以大量產卵,因此世界各地都能找到牠們的蹤影。香港大部分潮澗帶如大潭灣、吐露港、海星灣、下白泥等,都可找到牠們。

在潮間帶的石蠔
石蠔是天然濾水器,能夠潔淨水質。

跟大部分蠔一樣,石蠔都是以鰓部過濾有機物為食物,過程中能淨化水質。有研究指一般蠔種一天能過濾240-400升海水,相等於一個標準家用浴缸。牠們既像濾水器,同時也像海綿,會把有毒物質(如重金屬)積存在體內。有科學家因此以蠔為生物指標,用來研究海水的污染程度。更有地方以蠔作生物控制,在東京灣,海水自1950年起受嚴重污染,一直禁止游泳,但當局從2009年起利用蠔進行淨化污水計劃,花了僅僅六年時間,就令海灣潔淨得可以重新開放。

一堆固着在石頭上的石蠔
作為固著動物,終身只會依附在同一物件。

保護海岸線

大家有否發現石蠔都是沿著海岸線生長?作為固著(sessile)動物,石蠔終身「堅定不移」,只黏附在同一位置,石頭及紅樹基部都是牠們的常見落腳點。近年有專家指出蠔的波紋表面能分散波浪的能量,比起利用混凝土製成的防波堤,有更好的防洪功效,可用以抵擋颱風及由此而引發的風暴潮。

石蠔過濾水中的有害物質,為其他海洋生物潔淨水質;死後的軀殼,亦成為其他海岸動物如沙蟹、螺類的新居。石蠔默默耕耘,成為海洋和人們的守護天使,大家能說石蠔不是自然生態不可或缺的一員嗎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