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性負責將基因傳播得愈廣愈多愈好,所以一般會廣泛求偶,花最大心力在尋找異性交配。雌性則主力育幼,因為懷孕和生產會消耗牠們大量能量和營養,幼兒能夠健康成長,懷孕和生產的努力才不致白費。雌雄兩性各司其職,目的是完成動物繁衍後代的最重要天職。不過,凡事總有例外,有些動物於生產和育幼上,雌雄角色大兜亂,於是讓我們找到了動物界的好爸爸!
海馬及海龍
雄性海馬是最廣為人知的好爸爸,因為海馬爸爸甚至會代替雌性「懷孕」和生產!交配時,雌性海馬會把卵產在雄性腹部的育兒袋,之後雄性會一直照顧魚卵,直至魚卵在育兒袋中孵化並長成幼魚,才會把幼魚生產出來。至於海龍,亦是由雄性育幼,不同物種各有不同的育幼結構,有些在腹部有半開放的育兒囊,有些的受精卵會黏附在腹部或尾部表面。現時香港可找到兩種海馬,分別是三斑海馬(LHippocampus trimaculatus)和管海馬(Hippocampus kuda),以及舒氏海龍(Syngnathus schlegeli)一種海龍。
彩鷸
雄性鳥類大都會以鮮艷或突出的羽毛吸引異性。每到繁殖季節,雄鳥都要「爭地盤」,爭取有利位置以博取雌鳥芳心。交配後,孵蛋、餵養等照顧雛鳥的工作則多數由雙方共同分擔,或留給雌鳥負責。彩鷸(Rostratula benghalensis)則無論是外貌和角色亦與一般雀鳥不同。首先,顏色鮮艷的都是雌鳥彩鷸,雄鳥則暗淡得多。交配生蛋後,雌鳥會置鳥蛋於不顧,繼續找其他配偶,而雄鳥則展開其「湊仔」生涯,由孵蛋至小彩鷸出生後的起居飲食,都由雄鳥照顧,直至雛鳥能夠自力更生。萬一遇上敵人,彩鷸爸爸更會以自己來吸引敵人注意,以保孩子安全。彩鷸在香港屬罕見的濕地雀鳥,多在塱原和錦田出現。
天竺鯛
香港可找到九種天竺鯛科的魚類,一般統稱作「梳籮」。天竺鯛有「口孵」的習性,雄魚進入產卵期,會發展出特殊的口部結構,可把嘴巴張得特別大。交配時,雄魚把魚卵啣進口中,然後一直含著魚卵直至幼魚孵化。在等待孵化的數天至一星期中,雄魚更會停止進食,還會細心地翻動口中的魚卵,確保魚卵清潔及有足夠氧氣。而原來雄魚早在交配前,已經常常練習撐大嘴巴,為作好爸爸做好準備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