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很多脊椎動物都有尾巴,但看起來無足輕重。正如人類,沒有尾巴亦無礙日常生活。科學家相信「尾巴」是生物演化過程中,屬於原始身體結構之一,但既然經歷漫長演化後仍保留著,它當然有著無可替代的功能。
第五隻手
靈長類動物當中以蜘蛛猴(Ateles sp.)最懂得善用尾巴。牠們全身和尾巴都是黑色毛茸茸的,但尾巴末端則裸露出皮膚,目的是增加尾巴與接觸面之間的摩擦力,可以牢牢地抓緊物件,同時亦讓尾巴具備敏銳的觸覺。牠們習慣於攀爬時用尾巴緊纏樹枝作為支撐點,甚至可以單靠尾巴的力量撐起整個身體,利用尾巴纏繞在樹枝上蕩來蕩去,亦可將自己懸吊在半空中,再以雙手採摘果實。因此,人們形容蜘蛛猴的尾巴是牠們的「第五隻手」。由於尾巴比四肢更長,加上纏繞性極強,令棲身於熱帶雨林的蜘蛛猴,活動起來更為得心應手。
第三條腿
澳洲的明星動物袋鼠擁有異常粗壯且有力的尾巴。科學家過去一直認為尾巴的主要功能是平衡,當牠們同類間爭鬥,不時會做出踢腿動作,尾巴此時便能維持身體平衡,但後來的研究揭示了袋鼠的尾巴在日常活動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當仔細分析袋鼠的跳躍動作,便會發現牠們著地時,尾巴會比後腿稍先一點接觸地面,除了達到平衡效果,尾巴同時為下一步跳躍動作注上第一道力量,即尾巴發揮著第三條腿的功能,讓牠們能更快速地逃避獵食者。
方向舵
鳥類的尾巴,亦即尾羽,功能有如飛機的尾翼,是用於控制飛行方向的方向舵。而對於包括鳳頭鷹(Accipiter trivirgatus)在內這類經常在密林中穿梭的猛禽來說,尾羽就更為重要。牠們需要經常變速和變向以躲避障礙物,依靠的就是靈活地扭動尾羽這個「軚盤」,讓牠們能完成精細且複雜的飛行路徑。而當飛越狹小的樹梢空隙時,在未能展開雙翼的瞬間,更是完全依賴尾羽來維持飛行。
潛行動力
對於海豚來說,尾鰭就是牠們的尾巴。牠們於游動時,主要依賴尾鰭提供動力和控制方向。有別於魚類能夠左右撥動身軀以提供向前的動力,海豚主要是依靠上下擺動尾鰭,以推動身體向前游,所以尾鰭都是充滿著結實的肌肉。而海豚游泳的速度,以及跳躍出水面的高度,全都取決於尾鰭。世上移動速度最快的海上哺乳類動物正是短吻真海豚(Delphinus delphis),時速可達每小時六十公里,牠們都擁有強勁的尾鰭呢!